学院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4年暑期工作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4-10-1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4年10月9日上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如心大报告厅召开了2014年度学院暑期工作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惯性思维 输在转折点——动力学院综合改革研讨会”。会议以警示的命题展开主题及专题报告,对照学校暑期工作会提出的打造“大北航”格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和前瞻性的分析学院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全体教师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更全面和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引发集体思考,促使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把握发展机遇、赢在转折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及全院教师约11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丁水汀院长做了《惯性思维 输在转折点》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2014年9月学校暑期工作会上校长和各位主管副校长的发言要点,向全体教师介绍了学校宏观发展战略和思路、学校近远期资源分配和软硬条件保障的重点、学校增量发展及存量优化的促进举措等。作为学校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老学院、大学院、金牌学院,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需要的人才在哪里?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该怎么投入?我们怎样来做高水平研究?我们如何做好个人发展规划?我们怎样实现存量优化、增量发展?通过以上七问的提出,丁院长明确的指出,学院的发展之路就在脚下,学院将坚持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如果横坐标是国际学术前沿,纵坐标是国家重大需求,那么作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应只做第一象限的研究,绝不做第三象限的事。通过2011平台凝练重大系统和重大工程问题,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资源对接国家实验室,通过大团队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力争获得大系统、大工程,出国家发明奖等成果,出一流工程领军人才;通过试点学院、能源与环境国际中心平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凝练重大科学问题,资源对接国际交叉研究院,通过对高等工程教育中国模式探索,鼓励教师进行自由探索研究,力争产生国家自然科学奖等成果,出一流学术领军人才;通过北京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通用航空工程中心平台瞄准推动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对接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通过工程开发研究产生科技进步奖等成果。未来学院的资源(如研究生指标、各类新增资源等)将向这三个方位进行倾斜和投入。
  丁院长同时指出,围绕学院发展战略,学院将更加重视瞄准一流学院和一流学科所需的指标体系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重点建设好三支队伍: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聘任10位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育和选拔10个获国家科技奖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一流人才培养聘任和建设10名令学生终身难忘的精品授课名师和精品课程。学院鼓励教师构建“三个朋友圈”,国内行业总师、学术精英朋友圈,接地气,知需求,由支撑型合作到引领型合作;国际标杆企业总师、学术精英朋友圈,知差距,谋追赶,由迎来送往到互补性合作;国内外跨领域精英朋友圈,重交叉,思跨越,由咖啡文化到颠覆性创新。最后,丁水汀院长用两句话做为结束语,鼓励大家顺势调整,赢在转折点:“达尔文讲,留下来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物种”、“能力其实并无用处,只是当他用于改变世界,留下了什么,才焕发出光彩”。


  申秀丽副院长做了《关注本科 完善教学质量体系》的报告。报告从“选、育、评”三方面介绍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情况,并通过对学院目前生源质量、教授副教授上讲台情况、课程及培养体系设置情况等学校关注的本科人才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国际一流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配套措施。


  杨晓奕副院长做了《实事求是 质量并重——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学科占位的角度分析了学院在对标国内一流学科上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近年来学院研究生的招生质量、发表论文情况、研究生培养成果、国际交流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差距,详细介绍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招生方案、课程方案、评价指标和奖助体系等工作方案,并对日常运行过程中老师关注度高的研究生院重点改革政策进行了解读。


  闫晓军副院长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科研现状及措施》的报告。报告对师资水平和科研成果在国际排名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从师资队伍情况、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到款、发表文章、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专利授权、获奖情况、支撑行业发展情况等重要科研指标数据对我院现状进行了说明,并将数据与校内兄弟学院、国内高校和世界一流同类院系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学院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设立“未来动力”人才计划基金、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单列保送研究生指标、设立高引用率文章奖和Nature/Science高水平文章奖等,并在后续科研管理上,加强对培养杰青、优青,推进国家973、国家自然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立项,争取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等提供环境,并为杰出人才引进预留初始发展空间等。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部分教师就所关心的教学、科研等问题与参会的班子成员进行了问答式交流。会后大家也可随时通过邮件或约谈的方式与学院业务主管领导进行沟通,继续提出建议。
本次会议开阔视野,找出差距,提出对策;信息量大,内容与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多位教师表示会后将组织组内或学生内部学习,以全面的掌握学校和学院政策,同时提高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参与性,并挖掘和调动现有师资和学生的潜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 20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   电话010-617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