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1日-24日,第三届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reen Aviation, ICGA2025)在西安成功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连续三年组织大会绿色航空动力论坛(Green Aero-Power Forum)。本次论坛邀请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法国、美国、中国的12位相关学者做邀请报告,5位优秀投稿论文作者做宣讲报告。此外,大会会场设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位,展出了荣登《Nature》杂志封面的自然太阳光驱动的高效飞行器、已成果转化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全新研发的氢微管燃烧室等前沿科技成果。
本届大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国际绿色航空协会IAGA(筹)、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航空学会、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汇聚了全球航空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政府代表,共同围绕“清洁、智能、安全、创新的航空”这一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大会吸引来自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挪威等近20个国家,500余名代表出席,安排交流报告100余场。

第三届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ICGA2025)绿色航空动力论坛(Green Aero-Power Forum)于10月23日举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办,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邱璐主持开幕,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果致论坛欢迎辞。

10月23日上午,会议由北航邱璐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Hamilton Varela教授分别主持。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的Alberto Abánades教授, 巴西圣保罗大学Hamilton Varela教授,德国Zephyr Dynamics电动航空公司郭育芳经理,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uk Won Cha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方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成杰副教授分别做邀请报告,报告主题涵盖航空氢能技术发展综述、航空用甲醇/乙醇实时制氢技术、航空用氢燃料电池、eVTOL飞行器电池技术、多电/混电航空动力等领域。

10月23日下午,会议由里昂中央理工学院Mikhael Gorokhovski教授、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Aikaterinaris Ioannis教授分别主持。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的William Philip Jones教授,里昂中央理工学院Mikhael Gorokhovski教授,《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主编、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Aikaterinaris Ioannis教授,《Physics of Fluids》期刊主编Alan Jeffery Giacomi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谨哲博士分别做了邀请报告,报告主题涵盖氢燃烧大涡模拟、旋流结构、太阳能驱动微型飞行器等领域。

此外,分论坛设置了优秀论文宣读环节,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成杰副教授主持。绿色航空动力分论坛组委会前期组织了投稿论文的审稿工作,根据审稿意见和评分评选出5项优秀论文,论文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许经晖、庆安集团罗战强、北航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李世甲、太行国家实验室贾雄斌、中国民航大学冯祥瑞,获奖作者在现场进行了优秀论文口头宣读,并接受了颁奖。

此外,本届大会会场同期设置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位,展示了我院近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荣登《Nature》杂志封面的自然太阳光驱动的高效飞行器、氢微管燃烧室、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前沿科技成果,以及学院展板和视频宣传材料。通过此次展览,动力学院展现了在绿色航空与新能源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潜力,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

此次绿色航空动力论坛是一场跨学科、跨国界的高端对话,从氢能航空动力到航空器电池革命,从旋流机理到太阳飞行器,专家学者与观众展开了轻松且高效的问答互动,探讨技术前沿、分享独到见解,整个交流过程丰富而有深度,学术“推背感”贯穿始终,为与会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高水平学术盛宴。

会议所凝聚的共识与展现的创新成果,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信心。绿色航空前路虽充满挑战,但协同攻坚的号角已然吹响。通过全球产学研用的紧密携手与不懈创新,共同驱动航空业驶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