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第11届国际涡流力学会议(ICVFM 2025)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西北工业大学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办,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及四川大学协办。

国际涡流力学会议(ICVFM)是涡流力学领域机制性知名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历经二十余载,已成功举办十届。前十届会议举办地分别为日本神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横滨、韩国大田、意大利圣卢西奥、日本名古屋、德国罗斯托克、中国西安、希腊帕特拉斯和中国南京。会议旨在为全球研究人员构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与前沿探讨的高水平平台,推动学科理论创新与工程应用发展。
本届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召开,会议主题为“探索漩涡之理,贯通尺度之道”,将围绕包含漩涡的流动、反应、燃烧等现象,对微观、介观、宏观的规律进行剖析。议题包含但不限于多相流、反应流与微流动中的涡流力学机理;涡流力学在船舶、燃气轮机、燃烧室等工程领域的应用;NS方程理论解、局部解和脉动方程理论;物理数学建模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大会顾问有中国工程院刘大响院士、中国工程院陈懋章院士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贤德教授。会议荣誉主席由清华大学周力行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方副教授与西北工业大学王治武教授共同担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李果、毛军逵、王方、柳阳威、William Jones等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任由邱璐、张志辉、邵仁等教授担任。
出席大会的顾问与主席介绍:
刘大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懋章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长期从事高超声速新型强预冷发动机、叶轮机械、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研究。
周力行,清华大学教授,我国燃烧学领域重要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多相流、湍流燃烧及电弧等离子体等方向研究,开创性地推动了我国“多相湍流反应流体力学”学科发展。
方贤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杰出教授,现任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等多个国际期刊职务,在热流体领域发表超过250篇学术论文。
王方,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ICVFM2025国际会议主席。主要研究两相湍流燃烧理论及其应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烧室性能预测等。
王治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从事航空发动机燃烧与新概念爆震发动机研究。担任轻型涡轮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 (西工大) 副主任、研究所专业副总师等职务。
会议邀请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William Jones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Sergei Martynenko教授、加拿大国家讲席教授Alan Jeffrey Giacomin等全球顶尖学者做大会主题报告。在大会开幕式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邱璐教授对本届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代表学院热烈欢迎各国学者参加本届国际会议。

会议设置“数学理论和分析”、“航海和发动机”、“软件和仿真”、“探测和识别”及“AI赋能流体流动与传热”、“流动燃烧反应”六个专题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交叉交流。




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国内外学者围绕涡流力学及其应用,包含但不限于新型燃料燃烧室研究、产氢和氢燃烧组织、基于燃烧喷管的高温点预测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希腊等国家的相关学院积极商讨和北航的多种合作。

ICVFM 2025是一次汇聚全球涡流力学领域精英的重要国际学术盛会。会议组织严密,议题前沿,演讲嘉宾阵容强大,为所有参会者提供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机会,必将有力促进本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