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简称“动力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军训慰问午餐会顺利举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李果、党委副书记谷萌、强基班班主任孙也、中俄班班主任王梦圆、专职辅导员李明智及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共话军训感悟与故事,传递学院对新生的关怀与期许。

午餐会上,学院领导老师们对2025级新生加入北航动力学院表示热烈欢迎。现场,同学们纷纷敞开心扉,分享了从报考北航到军训生活的点滴,以及对校园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河北的张佳乐同学,分享了自己初来北航的温暖际遇:“来校前发烧没敢请假,怕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没想到军训时王铎指导员连夜陪我去北京同仁医院到晚上10点,室友们为了我宁愿少开空调。”辅导员的陪伴和舍友的互助都让独自在外的他不再孤单,倍感亲切。他还贴心提醒南方同学:“来北方第一学期一定要注意保暖。”
武汉姑娘王昱卓是强基班的一员,她的北航情结始于童年:“小时候看神舟九号发射,妈妈给我讲女宇航员的故事,我就特别感兴趣。”报到后参观校史馆的经历让她格外自豪:“看到飞动专业是北航早期设立的专业,突然觉得自己和学校的历史连在了一起。”当老师提到“航天员桂海潮就在身边”时,她眼里瞬间燃起了光芒。

新疆乌鲁木齐的张恩赫同学,用“惊喜”形容与北航的相遇:“我从小学航模、玩无人机拿奖,一直想来北京读航空航天专业最好的学校。一开始担心北航‘缺少人情味’,但报到时铎导灿烂的笑容、学院领导老师宿舍慰问的伴手礼,还有富含巧思的录取通知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入学伊始,辅导员“秒回消息”的细节,更让他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四川成都的柴精鸿同学,是大家熟悉的“水群活跃分子”,他对北航的喜爱毫不掩饰:“高中刷到学生自制火箭的视频,就立志要学航空!填志愿时,我当着班主任的面直接走向北航招生处,把能动专业排在第一志愿。”他还忍不住夸赞学校的饭菜:“鱼香肉丝太合四川胃了,好吃到想再要一份!”
陕西西安的习筵博同学表示,他的北航选择,离不开家庭的航天氛围:“爸妈都是实打实的航天人,学电子信息专业的,从小就给我熏陶‘空天报国’的热情。我选北航,一是觉得航空航天没有发展瓶颈,人类对空间的求知欲永无止境;二是咱们国家和世界最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我想为缩小差距出点力——这些思考也帮我在强基面试时从容应对。”来校后,选课阶段辅导员和梦拓学长学姐的细致指引让他格外安心,“不用自己瞎琢磨,能感受到大家都在帮我们尽快适应,现在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航空航天的旁观者,而是真的要成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了。”

听完同学们的分享,李果院长首先对大家的自信底气和青春姿态表示了肯定。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动力学院的深厚底蕴,并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大学生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刻苦学习,夯实基础。大学课程虽然具有挑战性,但是只要肯刻苦钻研,必将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永远怀揣梦想,牢记‘空天报国’初心。他以桂海潮老师成为航天员为例,勉励同学们未来都有无限潜力;三是将自身成长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充分用好学校平台和资源,围绕国家所需,投入航空强国征程中。

此次午餐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慰问,更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相信2025级动力学子将带着这份关怀与期许,以更坚定的意志完成军训,在未来的日子里传承自强中国心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空天报国的使命,在北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番外:让我们听听大家口中的铎导怎么说

与大家相处的这十天里,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幸福和激情。通过军训生活的同甘共苦,我也感触颇多:大家不仅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是秉性纯良、胸有家国的有志青年,我很荣幸成为赓续红色工程师精神的火炬一环,更通过动力学院的新生代们,对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有了更深的体悟,希望大家永葆热情,健康快乐地度过在北航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