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动力学院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

发布日期:2025-03-13    作者:     来源:     点击:

3月12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回顾总结学院2024年工作,传达学校2025年度工作会精神,系统、精准部署学院2025年度重点工作。全院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总结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学校和学院党代会精神的奋进之年。学校年度工作大会明确2025年为“数智赋能年”。

学院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锚定“数智赋能”主线,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师队伍、国际合作、一流治理,努力推动育人方式、研究范式、治理模式提质升级,确保今年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

院长闫晓军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学校2025年度会议精神,并对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表示,2025年是学校的“数智赋能年”,学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学校和学院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以数智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闫晓军表示,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化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效,做好审计整改工作,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强化学科牵引。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发展。将“任务-考核-绩效”三者强关联,优化“责权匹配”的责任教授制度。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国际化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构建全链条质量监控体系。四是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强化基础研究和学术能力建设,有组织谋划承担大项目、做出大贡献,构建科教中心设备共享服务网络。五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围绕学科新方向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拓宽海内外人才引进渠道。六是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建设能源动力本科专业国际班,持续举办国际氢能周系列学术活动、联合航空学会举办第三届绿色航空发展大会。强化内涵导向的师生国际交流。

会上举行了综合改革目标任务书签署仪式,16位系主任和支部书记、7位学科方向责任教授、6位本科专业及实验班责任教授,15位中心负责人签署年度任务书。本年度学院内目标任务分解、工作推进方案、监督问效机制等均做了调整优化。

院长书记与学院副职签署任务书

院长书记与系主任和支部书记签署任务书

院长书记与学科方向带头人、本科专业责任教授、型号创新中心责任教授签署任务书

院长书记与校企合作中心、国际合作中心、虚拟教研室责任教授签署任务书

学院党委书记董卓宁传达学校从严治党工作会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通报警示教育案例,并作题为《数智赋能 干字当头 在改革创新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报告。过去一年,学院党建对事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关键办学指标取得重要突破,综合办学实力得到系统提升,各项长效机制持续完善。

董卓宁总结学院推进综合改革形成的四个方面阶段性经验:一是坚持系统观念、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横向打通要素,纵向压实责任。其中横向成立四大中心,有效统筹资源和任务;纵向逐级签订目标任务书,将责任压实到组织,任务明确到个人。二是坚持任务考核绩效强关联。由关键指标牵引,优化“责权匹配”的责任教授制度,制定达标项、建设项、业绩项相综合的教师任务考核绩效方案,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三是坚持有组织、强组织推进。逐步构建“院-系-教师”分层次分类别推进体系,实施事前组织与事后奖励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根据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需求配置资源。四是坚持辩证思维、统筹兼顾。科学把握发展与安全、主建设与主运行、年度指标与三年任务、培育与突破、奖励与惩罚、活力与秩序等关系。

董卓宁对抓好学院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二是要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办学硬能力和软实力;三是要坚持严的标准,为事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会后,以各学科方向、系、中心为单位开展分组讨论,围绕2025年学院重点工作,充分交流研讨。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 20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   电话010-61716819